【回家以後】
不好意思,很多人的訊息都沒辦法回,實在是太難翻牆了。離開英國一個多月了,當時沒有任何休假,立刻來到了上海。其實還沒真正回到家,關於離開歐洲、回到亞洲的心情,我還在慢慢感受。
沒有回到家的落地與歸屬感,但倫敦的生活,卻好像隔了很久了。
剛開始還是很不習慣,講話ㄧ直中英夾雜,實在很假掰,放空的時候下意識會講英文,走進大樓的時候太習慣英國人的紳士,以為前方的人會幫你hold門hold電梯,下場就是差點迎面撞上闔起的門。當然,也有一些無法忍受的細節,讓我忍不住比較起英國的好。
時光不可逆,英國的回憶大多都只剩下好的部分,偶爾會覺得自己像做了一場美好的夢。
還在適應,有點想念倫敦,但也喜歡現在的安定。
比如,我正式開始了穴居生活,每天除了上班,最期待的就是回家當蠹蟲。我住在一個很棒的公寓,有自己的小窗台,浴室,書桌和大電視。我對外界的聲音不管不顧,屯了好幾本想看已久的中文書,成天窩在床上看電影。
比如我終於跟家人朋友沒有時差了。今天下午台灣大地震,我爸媽正在花蓮的蘇花公路上,我還能即時打電話確認平安,而不是躺在倫敦的床上呼呼大睡。
-
7年前,我大學最好的朋友送了我一台拍立得。從此我每旅行一個城市,就習慣拍一張照片。底片很貴,而且佔背包空間,我就很珍惜的,只拍這個城市最喜歡的景點,就那麼一張。
無法預見,每按一次快門,都是驚喜。
-
不論是當時從澳洲,或現在從英國回來,常常被問:「你是不是賺了很多錢?」「你英文是不是變很好?」
我ㄧ時有些答不上來。存錢跟學英文,好像都不在我的計畫裡。
前幾天翻相簿,看到了我在英國的拍立得收藏,原來這就是我的答案。
「別人都祝你快樂,我只願你遍歷山河,但覺ㄧ切值得。」
去年,我千里迢迢跑到查爾斯莊園,為自己過生日。當我坐在階梯上曬太陽,看著我大學時看過N遍那《傲慢與偏見》的風景,真覺得ㄧ切都值得了。
這樣就很好了。